
寻找人生的方向,在时间里跋涉
心灵成长、思维认知、财务自由
我们执行计划的时候必须需要意志力,但意志力究竟是什么?
从我们动用意志力的场景来看,意志力本质是自我约束的能力。
这意味着,意志力和动力在某个维度是相反的,动力是我们想要做某事的真诚愿望,意志力是我们不想做但仍去执行的控制力。
懒惰、追求舒适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因此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是我们没有动力,但又必须要做的事,例如上班,例如打扫房间。
我们当然可以从找到工作的乐趣,或者提升收纳清洁的快感等方面入手(增强动力)。


但需要注意的事,动力是最不稳定的因素,心情不好、太过劳累、压力大都可能使我们的动力减弱甚至消散。
当你劳累一天还整理房间的时候,当你心情烦躁又需要认真工作的时候,意志力或许是比动力更可靠的伙伴。
▍意志力最佳之处在于像肌肉
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
叔本华
谈到意志力首先要明白意志力的特性,聪明的把它用在最合适的地方。
意志力是会被消耗的。意志力受到诱惑影响会消耗,这意味着对于诱惑要尽量减少。
减肥的人家里就不要备高热量零食了,不然即使控制住没吃,也会增加意志力的消耗,进而导致随后意志力薄弱之时失控。

那些在诱惑面前测试自己意志力的人,就像是一边说着要注意安全,一边单手吊在悬崖边,想要不从高处跌落,最佳的策略永远是不去置身险境。
意志力是可以锻炼增强的。意志力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意志力像肌肉一样,可锻炼、可恢复,较动力更可控。
意志力类似健身时的肌肉反应,但是又有所不同,肌肉是『使用——超量恢复——增强』,意志力则是『使用——建立信心、体验成就感——增强』。
所以培养意志力可以从小事入手,逐渐增强意志力。
意志力受心情、血糖水平、消耗情况影响。研究表明,意志力几乎是没有极限的,但是受到每个人感受的影响。
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意志力又确实存在临界值,当我们心情不好、血糖低、感觉很疲惫,或是意志力被大量消耗的时候,我们更不容易自我控制。
保持好心情,保持愉悦都将有助于意志力的恢复。
日常培养小的意志力习惯,锻炼意志力,稳定的饮食与充足的睡眠是保证我们意志力供给充足的基础。
▍意志力的迷思
你们认为我是命运之子,实际上我却在创造着自己的命运。
爱默生
我们在很多时候,容易夸大天赋对意志力的影响。我们会认为历史上一些伟大的人,具备异于常人的意志力。
我们也会认为生活中那些特别优秀的人,是天赋异禀的,常人难以企及的,我们会觉得高度自律的人是个“狼灭”。
但了解意志力的特性后,我们会发现,意志力相对于天赋,更像是一个技能,具备熟能生巧的特性。
我们试图模仿那些高度自律的人之时,往往失败,那是因为我们一下子寄托了太高的期望。
我们从不要求一个不通音律的人一天之内学会钢琴,又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从十分懒散直接进阶为高度自律呢?
最好的办法,是积跬步,从非常小的地方做起。
例如想要画画但做不到,就先让自己拿起画笔随便画两笔,想要洗碗但懒得去,就先把水龙头打开弄湿手。
也可以日常中做一些需要意志力的小事,例如早睡早起、每天定时定量运动、看一页书等等,都是增强意志力的方法。

想要成为自律的人,既需要多次的练习,也需要顺应意志力的规律。要重视环境的力量,把意志力的战场放在准备充足的地方。
想要认真学习就把自己处于一个安静高效的地方,图书馆、自习室都是好选择,因为我们不仅受到环境中诱惑的影响,也同时受到其他人行为的影响。
除了通过练习、环境来增强意志力,还应该注意到习惯的力量。
习惯自身是有惯性的,当一个习惯养成,维持习惯仅仅需要非常微小的意志力,反而是破坏习惯需要付出的精力更多。
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意志力+习惯的方式,让意志力作为最初的驱动力,然后靠习惯自行维持整个系统运转。
总结一下:
- 意志力具有可恢复、可增强、可消耗的特点。
- 血糖水平低或心情差会降低我们的意志力,一天中做了大量复杂决策,也会导致意志力消耗过多从而降低。
- 但意志力也可以恢复,好的心情,合适的休息,都会帮助意志力恢复。
- 意志力的增强应通过不断的练习,通过坚持较为容易的事,增强意志力。
- 而环境、习惯则进一步影响着意志力的实际作用,形成1+1>2的效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