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儆猴。

很久以前,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轻人。李明是个勤劳善良的农民,但他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喜欢偷懒。村里的长老们看到李明的情况,担心他的懒惰会影响到其他村民,于是决定想个办法来教训他一下。他们想到了杀鸡儆猴的方法。

一天,长老们找来了一只鸡,并在村里的广场上举行了一个仪式。他们当着所有村民的面杀了这只鸡,并将鸡血洒在广场上。然后他们把李明叫到广场上,严厉地告诫他说:这只鸡就是因为懒惰而被宰杀的。如果你再不改掉懒惰的毛病,下一个被宰杀的就是你。

李明被这场面吓得不轻,他意识到自己的懒惰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从那一天起,他决定改过自新,变得勤劳起来。他每天早早起床,努力耕种田地,还主动帮助村里的其他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明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的庄稼收成越来越好,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富裕。

村里的其他村民看到了李明的变化,也受到了启发。他们纷纷效仿李明,努力工作,整个村庄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而那只被宰杀的鸡,也成为了村庄里的一个教训,提醒着人们要勤劳努力,不要偷懒。从此以后,杀鸡儆猴的故事在这个村庄里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一代又一代村民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