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一年中最浪漫的日子,那么诗人们在这一天的吟诗作赋则给浪漫之中增添了一些文化气息,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古文中的婉转缠绵

燕歌行(三国)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曹丕是个政治家,但从他的作品中往往看不到其父曹操那种慷慨激扬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也找不到其弟曹植那种积极上进志欲报效国家的思想。在他那里总象是有一种诉说不完的凄苦哀怨之情,而且他的言事抒情又常常爱用妇女的口吻,因此明代钟惺说他的诗“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诗人把写景抒情、写人叙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种自言自语,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千回百转、凄凉哀怨的风格。

他乡七夕〔唐代〕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在异地他乡适逢七夕佳节,更增加旅人的思乡思亲的情怀。可是远离家乡,看不见妻子在月下穿针乞巧,对月怀人,诗人生起无限羁旅穷愁、去国怀乡之感。

秋夕〔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此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从形式和结构上看,全诗描物写景与叙事抒情相结合,呈现出灵动之姿,颇动人心魄。前者旨在为后者营造氛围,后者意在为前者规范意蕴,两者相互衬托融为一体。

七夕〔唐代〕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七夕相会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这首以这样一个凄婉哀怨的悲剧故事为题材的小诗,抒发了钟情男女的哀怨与离恨,诗人对这对有情人寄予深深的同情。

辛未七夕〔唐代〕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大中五年四月,同平章事令狐绹已出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李商隐硬着头皮向令狐绹推荐自己,但所得职位距李商隐原来的理想差距还很大。于是,他便在七夕之时创作此诗,借牛郎织女之事抒发自己喜悦感激之中又有些失望忧伤的情怀。

鹊桥仙·七夕〔宋代〕朱淑真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牛郎织女会面的好时光,但相见匆匆忙忙,短暂的聚首之后又重新搅起离别忧伤,见面的欢乐总不抵久别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带回品尝。

菩萨蛮·七夕〔宋代〕陈师道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

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牛郎织女的悲剧,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千载悠悠,天隔一方,这是何等的憾事。这首词作,作者借天上的牛郎织女的悲剧来衬写人间的无数悲剧。

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宋代〕晏几道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作者用神话中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把天上和人间相比较,牛郎织女虽然“路隔银河”,可每逢七夕仍有鹊桥相通,而人世间就没有这种福气了,不能相聚的痴男怨女们,什么时候才能消除他们的离恨呢?

行香子·七夕〔宋代〕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全词以托事言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并通过写牛郎织女的会少离多,抒发了对自已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

鹊桥仙·七夕〔宋代〕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国人的心灵。在吟咏牛郎织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这首《鹊桥仙》别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义的佳作。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实为匪夷所思,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

“爱情”,是世间永恒的话题,而七夕是相思的日子,也是有情人相会的日子,愿今夕何夕,你我能得遇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