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特别是诗歌领域的奇才,他把有限的生命化为无限的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中,在当代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被选进中学语文教材后,海子和海子的诗火了,而且火得“一塌糊涂”

在很多的诗歌朗诵会上,你会听到海子浪漫的诗歌;在一些广告传单上,你会看到海子唯美的诗句;在在人民文学奖的榜单上,你会看到海子闪耀的名字;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上,你会看到有关海子数万字的文章。

海子在离开后,生前无人问津,死后却被人们所熟知。

海子原名查海生,出生在安庆一个叫査湾的村子,海子从小被称为天才少年,上学时每次考试都是班级里的前几名,15岁考入北大法律系,18岁开始写诗。

就是这样一位才子,在他过完25岁生日不久,便选择了卧轨自杀。

在海子死后,找到了遗留下的遗书,写着,自己的死和别人完全没有关系,但也正是因为这封遗书,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海子会选择卧轨自杀呢?

性格原因

海子是一个偏执,倔强,敏感的人,海子常常沉浸在自己伤感的世界里。

海子的性格有些软弱,有一次,海子的一个同事给他送信,因为信的数量有好几封,这个同事一遍一遍的重复着孩子的名字,突然,这个同事便将海子叫成“孙子”,海子认为同事是在开玩笑,但是好朋友骆一禾火了起来,把送信人大骂一顿。

爱情原因

海子的初恋是发生在大学毕业之后,那一年,初为人师的海子给学生上课,每当快下课的几分钟,海子总会和学生们分享诗歌。

有一次,海子问学生,最喜欢谁的诗歌,一个叫波婉的女学生,勇敢地站了起来,说最喜爱海子老师的作品,并当众朗读海子的《东方山脉》:

把我的岩石和汉子的三角肌/一同描在族徽上吧/把我的松涛连成火把吧/把我的诗篇/在哭泣后反抗的夜里/传往远方吧……

海子在自杀的前一个周,见到了初恋女友,她是海子一生所深爱的人,海子为她写过很多爱情诗,甚至一封情书可以有上万字,两个人因为什么原因分手,这就不知道了。

海子在见到初恋女友的时候,对海子十分的冷淡,这让海子非常的伤心,在回来之后,海子和同事喝了很多的酒,说了很多关于初恋女友的事情,在第二天酒醒之后,认为自己说了很多女孩的坏话,为此,海子感到十分的自责,觉得对不起自己心爱的人。

精神分裂症

海子在自杀的那一年,想要回老家过寒假,并且给学校的老师请假,称自己打算请半年的病假,但是没有过多久,海子便改变了主意,说自己不请假了,要安心的教学,争取评上讲师。

海子留下的一封遗书中是这样写的“两个道教巫徒使我耳朵里充满了幻听,大部分声音都是他俩的声音,他们大概在上个星期四那天就使我突然昏迷,弄开我的心眼,我的所谓‘心眼通’和‘天耳通’就是他们造成的。”

一边是“争取年内评上讲师”的生活愿望,一边是“耳朵里充满了幻听”的艺术幻想,它们足以撕裂一个血肉之躯。

通过这些书信,医生和校方都以“精神分裂症”来处理海子自杀这件事情。

这样的状况其实也不是谁的逼迫,所以海子在另一封遗书上说道:“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事实上,每一个稍微有些敏感的写作者,都容易患上现实和艺术互相悖谬的“精神分裂症”。

海子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希望有人能够读懂他,希望有人能够走进自己的内心,但是,最终,他失望的发现,他找不到伙伴,他只能一个人独自前行,最终,他无法摆脱这种情绪,依然和死神成为朋友,希望在天堂找到理解,找到归宿。

海子虽然死去,但是正如臧克家所说:“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海子必将和他的诗篇随着世间的流逝饱含生命力,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而且越是随着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体会,你将会从海子的诗中体会到对生命的热爱,而不是抛弃,温暖而不是寒冷。

海子的诗,诗情洋溢,想象力飞驰,用文字为我们营造一个不一样的大海,有春暖花开,有凄风苦雨,有风云变幻,更有流星一样灼热,充满激情的燃烧,

在《海子的诗》收录了海子的诗作精华,其诗以独特的风格深受读者的喜爱从这些诗中反映出诗人那对于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对于生命的世俗和崇高的激动和关怀。

25岁最美的年华,海子带着理想随风而逝,为天才的远去而叹惜,为他留下的文字而感动。

海子的诗跳跃起伏,有时含混难懂,似乎是一种带缺憾的美,需要把心放进去细品,方能解读,可能这也是当时时代的烙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