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分布:步骤,机会选择,问题分析,可行性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净现值计算。


解体技巧:快速浏览所有题目的问题,看问题能不能看懂,再选择。

题目描述非常长的,答案一般都在题目描述里。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模型

1、系统规划 2、系统分析 3、系统设计 4、系统实施 5、系统运行与维护

这阶段是做什么的?产出物是什么?


*一、系统规划的步骤

1、对现有系统进行初步调查

2、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

3、分析子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

4、拟定系统的实施方案

5、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召开可行性论证会

6、制订系统建设方案


二、项目机会选择步骤

1、立项目标动机

1.1 进行基础研究

1.2 进行应用研发

1.3 提供技术服务

1.4 产品的使用者

2、立项价值判断

3、项目选择确定

3.1 选择有核心价值的项目

3.2 评估所选择的项目

3.3 项目优先级排序

3.4 评估项目的多种实施方式

3.5 平衡地选择合适的方案

4、初步调查

4.1 目标:掌握用户概况,从整体上了解企业信息系统现状,对用户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初始需求进行识别,明确系统初步目标,为可行性研究提供工作基础。

4.2 方式: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座谈,通过座谈了解企业高层对信息系统所设定的目标系统边界计划的资金投入和对工期的要求。

4.3 内容 :初步需求分析,企业基本状况,管理方式,数据管理状况,现有系统状况。

5、可行性分析



* 三、可行性研究

1、可行性包括两个方面:必要性、可能性。

2、软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四个方面:

(1)经济可行性:评估项目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项目建成后可能经济收益

(2)技术可行性:信息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性能,以及技术能力约束

(3)法律可行性:从政策、法律、道德、制度等社会因素来论证信息系统建设的实现性。

(4)用户操作可行性:从信息系统用户的角度来评估。包括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制度、使用人员的素质、培训要求。可分为管理可行性(从企业管理上分析系统建设可行性)运行可行性(分析和测定信息系统在确定环境中能够有效工作,并被用户方便使用的程度和能力)

3、步骤

(1)复查系统目标和规模

(2)分析现有系统

(3)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4)用户复核

(5)提出并评价解决方案

(6)确定最终推荐的解决方案

(7)草拟开发计划

(8)编制和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4、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引言、引用文件、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可选的方案、所建议的系统、经济技术法律、用户使用可行性、与其他项目有关的问题、注解、附录


四、成本效益分析

固定成本: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和业务量范围内,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混合成本:通常有一个技术,超过这个基数就会随业务量的增大而增大


直接成本:直接投入在项目上

间接成本:分摊到项目上

沉没成本:已经投入到项目中,无法挽回的成本


、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 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

盈亏平衡点的总可变成本 = 可变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 x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六、现值

present = future/(1+i)^n

将未来的一笔钱按照某种利率折合为现值。

将来的一笔钱折算到现在,值多少。

eg: 现在往银行里存一笔钱,银行利率3%,五年后,我想要获得本利和50000元,那么我现在应该存入银行多少钱。现在存入的钱就是现值了。


七、净现值NPV

NPV=∑(CI-CO)(1+i)^-t


八、净现值率NPVR

NPVR = 净现值/ 总投资现值


九、投资回收期

静态回收期 =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 - 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当年净现金流量


动态回收期 = (累计折现值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 -1)+|上年累计折现值|/当年折现值


十、投资回收率

投资回收率 = 1/动态投资回收期 x 100%


十一、投资收益率

投资收益率 = 投资收益/投资成本 x 100% = 1+ 净现值率NP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