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在以下情况下会失效: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胁迫,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相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为实现某种目的,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订方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以合法手段来掩饰非法的目的,即表面合法,实际目的不合法。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协议内容如果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了社会的公序良俗,那么这样的协议也是无效的。

协议中的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正确理解协议的内容和后果,因此其签订的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协议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如果协议的内容并非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某种虚假的情况或欺诈手段签订的,那么这样的协议也是无效的。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协议。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协议,同样会被认定为无效。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协议。协议内容如果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这样的协议也是无效的。

违背公序良俗的协议。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协议。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协议,无效,但有两个例外:事后经权利人追认的,有效;事后取得处分权的,有效。

总结来说,协议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主体不合格、内容不合法、意思表示不真实、恶意串通、损害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违反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等。这些无效情形的认定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