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藏语名“扎溪卡”,意即雅砻江源头。石渠系藏语“色须”译音,因境内的黄教寺庙“色须贡巴”而得名。

石渠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北起巴颜喀拉山南麓,南抵沙鲁里山脉的莫拉山段,西北部与青海玉树州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江达县隔江相望,东南面与色达县、德格县毗邻,距康定696千米,距成都1070千米,境内平均海拔4520米,幅员面积25191平方千米。

石渠县自然环境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区,东北为巴颜喀拉山脉,西南为沙鲁里山北段,东缘吉根巴俄达者山峰海拔5334米,其北贡嘎拉者山峰海拔5325米,全县平均海拔逾4520米。

风景名胜

扎溪卡

扎溪卡发源于石渠西北部巴颜喀拉山的雅砻江,蜿蜒流往石渠东南部。神奇而美丽的自然景观构成了扎溪卡完美的风景,形成了18个风情独具的草原游牧部落;气势磅礴的色须寺、神秘的志玛拉宫等。石渠县境内的雅砻江流域丘浅谷宽,水流平缓,草坝连绵,形成了广袤的扎溪卡大草原。

丹达沟又称神秘谷,位于洛须境内,其风景幽雅别致、夏秋相异,海拔由3600米至4000多米,呈现出低山森林向高山草坪过渡的特征,独具“一沟有多景,多景各独特”的妙趣。沟内溪水淙淙、奇石相布、异兽竞蹄、花草相依、置身沟内,犹如世外桃源之感。

扎加坝湿地

石渠县地处雅砻江、金沙江、黄河(查曲支流)的三江河源头,以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生态屏障,构成了天然湿地环境的广泛发育基础。天然湿地既是重要绿色生物水库的形成地区,更是野生动物的栖息之地。扎加坝湿地是青藏高原的生态宝库湿地。

呷依温泉

呷依温泉位于县城西北,距县城102千米,藏语称为查曲卡温泉,又名八若温泉。相传很早以前此地为格萨尔的行宫之一,八若温泉是格萨尔和王妃珠姆以及手下30员大将沐浴之所。

金沙江第一滩

通天河由“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蜿蜒数十里,流入石渠境内,始称金沙江,江水急湍、咆哮飞泻,交汇之处,因大自然神妙作用,两山环抱,使江水在此回旋,不断冲击两岸形成景色壮观的大沙滩。

利山巨石

它仿佛从天而降,又像是从地下冒出来的,这就是“利”神山的山门,这里少有人来,禁止放牧。

历史文化

太阳部落

石渠在甘孜州西北部,与青海称多、达日、玛多接壤,距离康定696千米,距离成都1054千米。这里的平均海拔为4250米,比拉萨还要高600多米,气候相当恶劣。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生活着逐水草而居的18个原始游牧部落——太阳部落。

走婚

石渠还拥有独特风俗,在这里,男女恋爱是不受束缚的,这里的婚俗有一点像泸沽湖边的“走婚”,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在一起。小伙子半夜来到姑娘的花楼下,先对歌对上“接头暗号”。接着就以极其迅速的动作爬到了楼上。走婚也不意味着随便换人。虽说是男不娶女不嫁,但要确认正式的关系,男方家还是要来提亲的,特别是生了小孩以后,就是固定的了。

地方特产

石渠白菌

高原特有的菌类植物,产于海拔4200米以上的少数地方。生于草丛时呈金黄色,晒干即为白色。白菌内含钙、磷、铁等矿物质,又富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

邓柯枸杞

枸杞子属植物茄科落叶灌木,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枸杞有滋肾水、益精气、润肺、清肝热、明目之功效。

川贝母

川贝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百合科多年草本植物暗紫贝母、卷叶贝母、甘肃贝母和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简称川贝。

牦牛皮

具有“四川省第一畜牧业大县”之称的石渠,仅牦牛就达45万头,每年可提供牦牛皮11万张以上。而牦牛皮具有浓、柔软的毛发特性,生产出毛革一体的产品具有防油、防水等功能。

民间故事

石渠县农村牧区广为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有神话传说、爱情故事、人物故事等。故事大多取材于农牧区生活,有赞美坚贞爱情的,有崇尚英雄人物的,有鞭笞丑恶的,有讽刺贪婪的……境内一山一草、一石一树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都有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数量多,题材广泛。如:广为流传的《格萨尔王传》;爱情故事:《黄鸭》《青蛙王子》《茶和盐的故事》;机智人物故事:《阿口登巴的故事》《聪明人的故事》《两个喇嘛》等;寓言和童话:类有《愚笨的青蛙》《去拉萨的路上》《机智的麻雀》等。这类故事一般一个接着一个,既独立,又关联,成为系列故事,格调滑稽,风趣,辛辣,把剥削者贪婪又愚笨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