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内容根据不同的场景和目的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审核内容:

施工项目审核

施工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人工费、合计、工艺做法等内容。

项目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重复。

工程量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有无故意增加或减少工程量的情况。

项目单价是否合理,是否经过综合比较。

施工工艺及材料是否明确,包括品牌、规格、厂家等。

记账凭证审核

记账凭证是否有原始凭证为依据,内容是否一致。

记账凭证各项目的填写是否齐全,包括日期、凭证编号、摘要、会计科目、金额、原始凭证张数及有关人员签章等。

应借、应贷科目及对应关系是否正确,金额计算是否正确。

记录是否文字工整、数字清晰,是否按规定进行更正。

原始凭证审核

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原始凭证的合理性,是否符合节约、反对浪费、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原始凭证的完整性,是否具备基本内容,填写是否清楚。

质量审核

质量管理的领导与组织情况。

各部门质量职能活动及相互协调情况。

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工作标准的执行情况。

质量职能分配及岗位质量责任制执行情况。

质量文件、档案、原始记录等的正确性和完善程度。

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及协调情况。

外协、外购件进厂及产品提供服务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人员培训教育和设备安装是否满足质量工作要求。

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的制订与执行情况。

实物质量符合标准和规范的程度。

供应商审核

供应商的经营状况,包括历史、负责人资历、注册资本、员工人数、完工纪录及绩效、主要客户、财务状况。

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包括生产设备、生产能力利用率、厂房空间距离、生产作业人力等。

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包括技术来源、合作机构、产品技术评估、开发周期、技术人员数量及教育程度等。

供应商的管理制度,包括生产流程、产出效率、物料控制、生产计划、采购作业等。

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管理方针、政策、制度执行及落实、质量管理制度手册、质量保证作业方案、年度质量检验目标、ISO9000认证等。

文件审查

申请组织实际情况与管理体系文件描述的一致性。

受审查方有关人员理解和实施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情况。

申请组织建立的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内容和范围。

识别对目标实现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点。

审查受审查方的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评价范围、检查具体内容、文件管理系统、管理体系实施范围、服务方针、服务质量目标、应控制的过程、应遵守的法律法规、标准或其他要求等。

评价受审查方的作业场所情况,包括组织机构、职能、产品/服务、活动和过程的地域、场所分布、距离等。

收集关于受审查方的管理体系覆盖范围、过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遵守情况。

审查受审查方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包括管理过程的识别、评价和管理情况。

案件审查

案件的管辖权问题,包括审查案件是否有管辖职能、是否属本区域管辖、是否属本级级别管辖、是否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移送管辖及指定管辖的标准和程序。

被处罚主体是否明确,是否适格,包括当事人的自然信息、资格证明、行政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等。

违法事实是否清楚,包括违法主体认定、违法行为过程、涉案物品数量、货值、非法所得等数据的计算是否正确。

证据是否确凿,包括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先行登记保存单据等内容。

这些审核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审核的有效性和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