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的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

共同承担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双方共同承担偿还责任。这包括双方共同签名或一方事后追认的债务,以及一方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约定分割方式

在离婚协议中,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约定如何分割共同债务。例如,双方可以约定共同承担债务的比例,或者由一方全部承担,另一方给予补偿。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约定只在夫妻内部有效,对外的债务偿还仍需承担连带责任,即使离婚后,债权人仍然可以向任何一方追债。

法院判决分割

如果夫妻双方无法就债务分割达成协议,法院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作出判决。法院在判决时会考虑各种因素,如双方的经济能力、实际使用债务的情况以及法律规定,确保公平合理。

个人债务的承担

对于个人债务,如婚前个人借贷、个人消费欠款等,则应由负债方自行承担。这类债务不会因婚姻关系结束而转移给另一方。

债务清偿顺序

首先应使用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偿还。若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财产已归各自所有,则需由双方协商清偿方案。协商不成时,可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包括双方共同签名或一方事后追认的债务,以及一方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债务,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基于双方共同意思表示,否则不属于共同债务。

总结: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的分配应首先遵循共同承担原则,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法院判决来确定具体的分割方式。个人债务则由各自承担。在处理过程中,应确保公平合理,并遵循法律规定,以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