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成都市区东南部,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之一。东与成华区交界,东南与龙泉驿区相连,南与双流区毗邻,西与武侯区隔河相望,西北与青羊区接壤,北与青羊区、成华区相连,北界华星路边界与成华区隔河相望,面积62平方千米。下辖春熙路、书院街、锦官驿、牛市口、东湖、沙河、狮子山、锦华路、柳江、成龙路、三圣11个街道和76个社区。区政府驻成都市南三环路二段1号。2022年末,户籍人口67.47万人。
锦江区得名锦江,可溯先秦。先秦蜀郡守李冰开凿清、流二江,引岷江水过成都城下,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因水而兴。东汉时期,于笮桥南岸设“锦官”管理蜀锦生产,以清江南河段江水濯锦,锦至鲜明,故称濯锦江,简称锦江,沿用至今。《太平寰宇记》七十二卷有“濯锦江即蜀江,水至此濯锦,锦彩鲜于他水,故曰濯锦江”的记载。杜甫《登楼》以“锦江春色来天地”的诗句描绘锦水之美。1991年,锦江区建区,以“濯锦之江”的历史渊源命名。
锦江区人文璀璨,积淀深厚。锦江誉为“濯锦之江”,沙河蕴含升仙水传说;合江亭称成都史上第一座市政公园,明代成为最早的成都外滩;大慈寺规模宏大,壁画精美,与十二月形成庙寺合一盛景;东大街商业繁华,称“蜀中首街”;春熙路称“百年金街”,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商业标杆;汉代盐市口成为人口聚居地,于清代开设官盐店,形成商业口岸;三圣花乡积淀200年养花历史,发展为国家4A级景区。
兴于晚清的华兴街留驻中国四大劝业场之一的成都商业场,誉为成都现代商业发源地;遗存清代移民运动时期的邱家祠和广东会馆,完整呈现清代宗祠会馆文化;水井街酒坊遗址誉为中国白酒的无字史书,悦来茶园成为成都茶馆文化和川剧文化的缩影。分布李劼人故居、尹昌衡公馆、康纪鸿公馆、岳钟琪宅院等名人故居以及唐宋街坊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24处,拥有糖画、水井坊酒酿造技艺、木版水印制作技艺、蜀锦织造技艺、蜀绣绣兰道等12个非遗项目。
建成一环路、二环路、中环路、三环路、锦江大道和滨江路、锦华路、成龙路、驿都大道、蜀都大道“五横五纵”城市路网,接入成渝高速公路、成仁路快速通道、机场路快速通道。区域定位“品位锦江・幸福城区”,设春熙路时尚活力区、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成都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锦江片区)3个产业功能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和国际交流交往引领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2022年,锦江区位居赛迪全国百强区第66位,赛迪全国幸福百强区第12位、西部地区第1位。2022年,锦江区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成为全省7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双品牌”之一;锦江区共享居住产业院落治理模式获中国城市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奖,“交子券”作为全国唯一区县级地方政府案例入选商务部2022年全国“诚信兴商典型案例”,国企兜底管理“三无”院落实践获评“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春熙路商圈入选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和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4.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4.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62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