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移动存储是指存储数据的移动载体,可以实现不受网络、共享影响的数据交换
发展;软盘---光盘----移动硬盘----U盘---TF卡----SD卡---MMC卡---SM卡---记忆棒(Memory Stick)----XD卡---CF卡----移动固态硬盘等。
主要接口;移动硬盘多采用USB、IEEE1394、eSATA等传输速度较快的接口,可以较快的速度与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目前主流移动存储设备的相关信息
1.软盘
软盘(Floppy Disk)又叫软磁盘,目前基本没人使用了。
2.U盘
U盘集磁盘存储技术、闪存技术及通用串行总线技术于一体。USB的端口连接电脑,是数据输入/输出的通道;主控芯片使计算机将U盘识别为可移动磁盘,是U盘的“大脑”;U盘Flash(闪存)芯片保存数据,与计算机的内存不同,即使在断电后数据也不会丢失;PCB底板将各部件连接在一起,并提供数据处理的平台

U盘
相较于其他可携式存储设备(包括现在的固态硬盘),U盘有许多优点:占空间小,通常操作速度较快(USB1.1、2.0、3.0标准),能存储较多数据,并且可能较可靠,在读写时断开而不会损坏硬件,只会丢失数据。这类的磁盘使用USB大量存储设备标准,在近代的操作系统如Linux、Mac OS X、Unix与Windows7、windows 8、windows 10、windows 11、中介支持。由于U盘小巧便于携带、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性能可靠优势,是现在办公比较青睐的移动存储设备。U盘容量有116G、32G、64G、128G、256G等,性价比较高,目前比较常见的有三种:SLC, MLC, TLC(或8LC)。
SLC =Single-Level Cell,即1bit/cell,速度快寿命长,价格贵(约MLC 3倍以上的价格),约10万次擦写寿命;
MLC = Multi-Level Cell, 即2bit/cell,速度一般寿命一般,价格一般,约3000---10000次擦写寿命;
TLC = Triple-Level Cell, 即3bit/cell,行业内也有叫8LC,速度慢寿命短,价格便宜,约500次擦写寿命,目前还没有厂家能做到1000次。
3.光盘
即高密度光盘(Compact Disc)是近代发展起来不同于磁性载体的光学存储介质,用聚焦的氢离子激光束处理记录介质的方法存储和再生信息,又称激光光盘。现在一般的硬盘容量在3GB到3TB之间,软盘已经基本被淘汰,CD光盘的最大容量大约是700MB,DVD盘片单面4.7GB,最多能刻录约4.59G的数据(因为DVD的1GB=1000MB,而硬盘的1GB=1024MB)(双面8.5GB,最多约能刻8.3GB的数据),蓝光(BD)的存储容量则更大,其中HD DVD单面单层15GB、双层30GB;BD单面单层25GB、双面50GB。
最具成本价格优势,700MB/80Min,激光调制方式记录信息(凸区/凹坑/螺旋形光轨道)。
4.移动固态硬盘
移动固态硬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制成的移动硬盘,由主控制器、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以及桥接芯片组成。也就是把原来装在电脑里的固态硬盘,做成了传统移动硬盘的形式。对比传统的机械移动硬盘来说,PSSD在产品外形尺寸上更加“轻巧”,具备SSD本身“防震”、“高速”、“低功耗”等特点。新一代的移动固态硬盘普遍采用Type-C接口。现在多家存储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PSSD,更有支持按键加密和指纹加密的移动固态硬盘推出。移动固态硬盘属非易失性移动存储器,应用于高性能计算、消费级存储器。
优缺点:由于固态硬盘没有普通硬盘的旋转介质,因而抗震性极佳。其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40~85℃)。目前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等、导航设备等领域。目前由于成本较高,正在逐渐普及到DIY市场。 由于固态硬盘技术与传统硬盘技术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少新兴的存储器厂商。厂商只需购买NAND存储器,再配合适当的控制芯片,就可以制造固态硬盘了。新一代的固态硬盘普遍采用SATA-2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