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代县概述
代县,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位于忻州市东北部,总面积约为1721.5平方公里。代县主要由山地、丘陵和河谷盆地等地貌组成,县北部属于恒山系,而南部则属于太行山系。县内主要河流是滹沱河,这条河流自东向西横贯全境。

02 代县历史
代县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春秋时期属于晋国;战国时期则归赵国所有。
秦统一六国后,代县属于太原郡。公元前221年,即秦王政二十六年,代县开始建县,称为广武县。

雁门关景区
西汉时期,代县仍为太原郡广武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太原郡改为代国,广武县成为代国的一部分。东汉时,广武县改属雁门郡。
三国时期,代县归魏国管辖。
北魏时期,广武县最初属于司州,后属肆州。北齐时,广武县是雁门郡的治所。
隋朝时,肆州改为代州,广武县也更名为雁门县。

代县 阿育王塔
五代时期,代县先后属于后唐、后晋、后汉、北汉。
金朝时,代县仍为代州雁门县。元朝时期,代州直属于太原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代州降为县,首次出现代县之名。后来又升为州。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称代县,直属山西省。

代县 文庙
03 代县旅游景区
雁门关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代县北部勾注山脊,以其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而著称,是中国古代关隘的典型代表,也是古代塞北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区的分界线。雁门关不仅是中国长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关隘文化的瑰宝,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景区内的主要景点包括:关城、雁门寨、古关道、古雁门关北口等。

白人岩:又称白仁岩,位于代县古城西北,海拔2228米,东邻雁门关西陉口,北倚恒山,主要景点包括上下两座寺庙,上寺位于山中,是白人岩的主要风景区,下寺位于山脚入口处,被称为小寺。这两座寺庙都由净土宗的创始人慧远创建,因此白人岩禅寺也被称为净土祖庭,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白人岩
白人岩的自然风光包括岩寺禅院、说法台、讲经台、修真洞、古南庵、叠翠楼、古栈道、弈棋亭、试心石、雾云洞、罗汉峰、香炉烽、抱子烽、金雕崖、藏虎崖、九层崖石浮屠和摩崖石刻等。

白人岩
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处以深山古刹赵杲观为中心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约四十五平方公里。赵杲观位于天台山的峡谷中,利用当地的天然石洞和悬岸峭壁略加人工建筑而成。公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仙阁登云和九仙女洞等。赵杲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历代均有修葺扩建。现存建筑物主要是明代重修,分为北洞和南洞,北洞以道教建筑为主,南洞以佛教建筑为主。

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
04 代县古迹
阿育王塔:原为圆果寺中的建筑,现在寺已毁,但塔仍然保留。阿育王塔是中国藏式塔中的佳作,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边靖楼:始建于明代初期,位于代县东大街与西大街交叉口西北50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边靖楼
长城雁门关段(含白草口长城):位于代县208国道附近雁门关风景区内,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代县文庙:始建于唐代,后来经过多次重修。代县文庙是华北已存最大的州文庙,是代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代县文庙
洪福寺砖塔:始建于隋朝,后来经过多次修葺。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4米。
另外,还有杨忠武祠、东段景遗址、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