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太原,热浪翻滚。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项目建设现场同样热潮涌动,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有序作业,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一批又一批固根本、利长远、强支撑的重大项目如火如荼地推进,处处涌动着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强大气场。
“立面合龙”冲刺竣工
当最后一块灰色幕墙稳稳挂上,阳光三极项目的外立面终于连成一线,也掀开了竣工冲刺的倒计时。
7月23日,随着灰色幕墙挂板在钢结构厂房侧面精准落位,综改示范区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7栋单体建筑外立面安装正式宣告进入尾声,这意味着这座省重点智能装备制造基地距整体竣工再近一步。
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约2.88万平方米,拟建设5栋丙类厂房、1栋研发楼和1栋大门建筑。项目建成投产后主要终端产品为矿用数据采集智能分站、矿用数据融合智能分站、矿用智能传感器、矿用交换机、隔爆类电源、5G系统万兆环网交换机等。
自去年5月项目启动以来,全体建设者便开启了与时间赛跑的模式。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工以来,综改示范区各部门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接下来,项目建设将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错峰施工全力冲刺。”
“云端筑巢”激战正酣
塔吊还在长臂挥舞,4层主厂房外立面刚完工,8层厂房的二次结构便随即登场——“云端筑巢”的节奏越来越快。
7月23日,太原向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的采煤工作面机器人集群无人化控制系统制造基地项目再传捷报,4层主厂房外立面安装已全面完成,8层厂房即将启动二次结构施工,项目进度继续昂首冲刺。
项目部在钢筋丛林间支起“清凉驿站”,绿豆汤、西瓜、藿香正气水全天候供应,高温时段实行“干两头歇中间”。塔吊司机陈师傅笑着说:“咬一口西瓜,甜到心里,干劲更足!”
钢筋加工棚内,焊花飞舞,映红一张张专注的面庞。泵车长臂舒展,混凝土注入模板。项目负责人指着进度表介绍:“我们把工序细化到小时,材料提前一天进场,垂直运输错峰调度。”
项目开工以来,综改示范区“全周期代办”机制将审批时限压缩,为项目赢得黄金施工期。建成后,这里将依托国际领先的数控加工中心与MES智能系统,形成2条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流水线、1条井下通讯控制流水线,年产能达100套智能综采工作面系统,成为山西高端装备制造的新地标,为全国煤矿智能化升级提供“山西方案”。
“地库封顶”拔节生长
清晨6时,泵车轰鸣先声夺人,山西智慧能源产业研发项目地下两层车库防水卷材刚铺完,地面上的研发楼便趁凉“长”出又一层梁板柱。
“每天抢出4小时‘清凉工期’。”项目甲方负责人介绍,办公研发综合楼5层顶板钢筋绑扎已完成80%。安全网下,工人们趁着晨间低温绑扎钢筋。按照施工蓝图,两栋高层将在8月完成主体封顶,外立面玻璃幕墙将于11月竣工。地下6米深处则是另一番攻坚景象。地下车库主体工程已经完成约50%,焊花飞溅中,自动喷淋系统正将地表降温水雾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地库顶板防水是防汛生命线。”现场安全员踩着积水检查排水沟,防水卷材在探照灯下泛着青光。施工通道旁,沙袋墙与抽水泵车组成双重防线。午后2时,地表温度骤升,工人休息区的绿豆汤已经到位。“错峰施工,白开水、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管够。”现场负责人表示。
项目自开工以来,综改示范区科技创新城服务中心始终靠前服务,通过“承诺制+全代办”模式,原本串联办理的手续变为并联审批,让项目建设真正驶入“快车道”。
“主体落成”蓄势待发
高温夹着阵雨,山西煤机二期厂房、综合楼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接下来的工序正从“向上生长”转为“向内精修”。
7月21日,综改示范区山西煤机智能高端煤机装备生产项目二期建设现场,一线建设者和管理人员顶着酷暑,努力打好项目“夏日攻坚战”。目前,该项目二期生产厂房、辅房、综合楼主体结构全部完工。
山西煤机智能高端煤机装备生产项目是2025年省重点工程项目,一期项目目前已经试生产。二期项目主要建设皮带机厂房、新产品厂房、综合楼、公用配套站房、门卫等建筑物,建筑面积46442平方米,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建成。
“目前,两栋生产车间全部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并启动了顶板铺装作业。辅房二次结构进入收尾阶段,综合楼主体完工后正在进行地下通道浇筑。”现场负责人介绍,尽管近期高温和降雨叠加,有100多名建设者仍坚守一线,推进项目建设。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项目部将牢牢抓好现场安全管控,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施工中,采用“干两头、歇中间”的错峰作业模式,避开一天中最炎热的时段,备足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此外,还配备了10台抽水泵,全力保障排水系统畅通,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太原日报 记者 贺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