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开局之年,人工智能教育被列为基础教育改革重点任务。2025年4月10日至11日,成都市第三批教师发展基地校暨“双新”实施示范校开放周活动在列五中学举行。活动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成都列五中学承办。来自成都市教科院、成华区教科院相关负责人和专家,以及列五教育集团联盟学校、成都市思维联盟校、成华区兄弟学校相关负责人和骨干教师。

活动围绕“‘双新’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研究”这一主题,涵盖了三场学术讲座,三次主旨报告以及三节课例展示,助力广大教师插上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的“两翼”,在教育的广阔天空中翱翔得更高更远。

在活动中,三位专家从不同维度展开深度对话,为与会教师呈现了一幅教育信息化的全景图。成都教育科学研究院黄祥勇副院长以《双新背景下教师的角色重构与路径创新》为题,深刻剖析传统教学的困境与高考改革趋势,强调了“双新”背景下教师需重构角色。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周雄俊教授做了《人工智能支持的学科融合教学分析》的专题报告,探讨人工智能在学科融合教学里的应用实际以及发展走向。四川省电化教育馆培训推广中心主任罗海峰主任则在《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学校教学创新与运用场景实践》讲座中,呈现了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与变革。

作为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学校和“双新”实施示范学校,成都列五中学始终走在创新实践的前沿。学校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创新德育工作模式以及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在此次活动中,列五中学校长彭灏、副校长谢雅鸥、骨干教师周金渝分别作了专题发言,为与会同仁分享了列五经验。

新理念催生新课堂。列五中学致力于构建“三三四五”素养型发展课堂,深入开展跨学科教学实践,巧妙植入人工智能,转变课堂形态,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列五特色的人工智能与跨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形态。在这次活动中,列五中学的徐秀琼、王一力、江明、杨雅雯、赖思妍老师带来了生动的课例展示。

编辑:文博雅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