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饶阳县五公镇南善村雅泽家庭农场的葡萄提前上市,农场负责人刘冲看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喜笑颜开。河北日报记者 焦 磊摄
4月16日,饶阳县五公镇南善村雅泽家庭农场的温室内,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在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果香。
这个农场的负责人叫刘冲,76岁的高龄,干起活儿来不输年轻小伙儿。在他的管理下,每座温室大棚里都干干净净,枝繁叶茂的葡萄架就像纪律严明的士兵,排列得整整齐齐,看着就让人心里亮堂。
要说在温室里种葡萄,刘冲是当地最早的。“那时候在家里的几亩地里建了个温室,也就是小打小闹。”刘冲说,起初没经验,但自己舍得卖力气,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天天围着葡萄转。而棚里的葡萄也没辜负这份辛苦,年年都能给他带来好收成。
从1座棚到10座棚,再到如今的28座棚。渐渐地,刘冲的“小打小闹”成了规模,光葡萄品种就有五六种,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大户。
别看刘冲文化水平不高,可他十分好学。只要县里组织有关设施葡萄种植的技术培训会,他都一次不落。各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让这位“老把式”大开眼界。
这几年,刘冲为棚室配备了自动卷帘、通风设备,装了水肥一体滴灌系统,挂上温湿度传感器。站在温室大棚外,刘冲拿出手机,轻点屏幕,棚上的保温被自动卷起,阳光透过棚膜照进来,绿莹莹的葡萄更加喜人。
饶阳县素有“中国设施葡萄之乡”的美誉,全县设施葡萄种植面积逾11万亩,年产各类鲜食葡萄30万吨。在这里,温室葡萄集中成熟期大都在“五一”前后,可刘冲种植的葡萄已提前进入采摘期。
“葡萄成熟早,靠的就是这套空气能增温系统。”指着棚外一个银色铁罐,刘冲向记者展示他的“法宝”。
冬季是葡萄生长关键期,为了给棚室升温,刘冲想了很多办法,却效果不尽如人意。直到3年前,饶阳县里一场培训会改变了局面——空气能增温系统的介绍让他眼前一亮:不烧煤、少耗电,靠吸收空气热量循环供热,还能远程操控。
“设备虽好,但价格昂贵。投入这么多,万一打水漂咋办?”当其他人还在犹豫时,刘冲已经把一套空气能增温设备装在大棚里了。
“自从有了这套系统,可省事了!”刘冲说,以前农场28座温室大棚需要十几人来管,现在只要三四个人就够了,他只需在手机上操控,就可以随时随地调温控湿。
温度适宜,葡萄自然长得快、长得好。刘冲说,他家的葡萄都是提前半个多月上市,价格比别人高不少,各地客商抢着订购。
看到刘冲种的葡萄长得这么好,不少果农纷纷过来“取经”,刘冲也不隐瞒,无论谁来,都会倾囊相授。“现在讲究科学种植,咱‘老把式’得跟上趟。”刘冲说,大伙儿一起把葡萄种好,才能把饶阳葡萄的品牌叫得更响。(河北日报记者 焦 磊)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