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1日)迎来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此时北方由暖变热,南方雨水渐盛,麦子进入籽粒乳熟、将满未满的时节。小满节气的谚语,大多与农业、降水有关,如“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麦有一险”、“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等。为何小满时节江河水位容易上涨?

小满时节江河渐满

为何此时江河水位易上涨?

小满的“满”,既指小麦的成熟状态,也意味着雨水的丰盈。对于北方地区来说,小满期间小麦等作物处于籽粒将满未满的灌浆乳熟期,如欧阳修笔下的“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一般,正是麦浪叠叠、花落满地的初夏景象。而在南方,小满期间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满,民间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

为何小满时节江河水位容易上涨?中国天气网统计常年春夏各节气的平均降水量发现,1991至2020年这30年间,自谷雨、立夏节气开始,我国多地降雨显著增多,到了小满前后,雨水逐渐丰沛,全国平均降水量达39.2毫米。常年此时,南海夏季风已经爆发,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涌入,南方雨水明显增多,华南处于前汛期的盛期,暴雨过程频繁,江河水位也随之逐渐上升。

小满时节,一年中最繁忙的“三夏大忙”也逐渐拉开序幕。在古代,人们还会用小满时节的天气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降雨以及粮食收成情况。例如“小满不下,黄梅偏少”,是说小满时节降雨偏少意味着黄梅时节降水可能也会偏少;“小满不满,干断田坎”是说如果在小满节气时雨水少,今年的降雨都会偏少,稻田还会因为缺水而干涸,影响稻谷的生长。

小满时节的雨,不仅对水稻插秧重要,对小麦收获也十分关键。这一时节,小麦正处于籽粒成熟、即将收获的阶段,如果河南、河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雨水少、天气持续干热,正处于灌浆时期的小麦就容易受到干热风的侵害,导致产量下降,因此有“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之说。

枇杷黄后杨梅渐紫

小满时节万物初盈满

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小满节气,苦菜已经枝叶繁茂,喜阴的一些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麦子开始成熟。常年小满期间,我国夏季版图会继续向北扩张,北方多地进入“干热暴晒”模式,35℃以上的高温天气开始露头,南方地区则是雨水渐盛,强对流天气也频繁现身。

“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小满前后是收获的季节,枇杷黄熟之后杨梅渐紫,麦子长势旺盛即将收割,水稻也进入插秧季。为了表达对丰收的期盼,我国一些地方会在小满前后进行庆典或祭祀的活动。例如,河南部分地区至今保留小满赶集的传统,称为“小满会”;江南自古丝织业兴盛,小满这天要祭拜蚕花娘子,搭台开演“小满戏”。

“小满吃苦,胜似进补。”小满时节,多地暑热来袭,民间有吃苦菜的习俗。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

绿柳莺啼、枇杷黄熟、麦浪滚滚,夏日的序幕缓缓拉开。小满既是一时物候,也是一种心态,愿大家将满未满之间,恰得人生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