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式入伏了!

从7月20日入伏,到8月18日出伏,今年三伏时长30天。

虽说“热在三伏”,可别急着躲进空调房啃冰淇淋,咱中原大地的解暑神器,可比甜腻腻的冰淇淋得劲儿多了!

从安阳的炒酸奶到漯河的雪花酪,从南阳的绿豆凉粉到信阳的石凉粉,这些藏在街巷里的冰凉滋味,正是河南人对抗酷暑的“秘密武器”。

甜饮是开封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开封的甜饮,首推当然是宫廷杏仁茶,大夏天来上一碗加了冰块的杏仁茶,酸甜又开胃。

开封杏仁茶在北宋曾是宫廷御膳,后来传到民间,深受百姓喜爱。选用精制杏仁粉为主料,配以杏仁、花生、玫瑰、桂花、枸杞子、樱桃等十余种佐料,是滋补益寿的佳品。

焦小喻 摄

在酷暑天,相比较冰淇淋和冷饮,更有效的解暑“神器”是一碗有着七分清爽、三分微甜的冰镇汤圆。

冰镇过的汤圆更加软糯、有嚼劲,更适合夏天食用。比如,洛阳西工小街里的冰镇桂花汤圆,冰凉凉甜蜜蜜,少许桂花给酒酿增加了一丝甜蜜。“囫囵吞枣式”地吃上好几口,夏天的燥热仿佛也被这股清甜治愈了,推荐给每一个“甜食脑袋”!

图源:百姓文化云

十几年前,炒酸奶开始在豫北安阳地区流行,如今已经成为了全国各地夏天街边的火爆小吃。它是以酸奶为主要原料,搭配坚果、水果等辅料,经炒酸奶机快速制冷凝固而成的美食。由于制作过程中用的是铲子,制作动作更像炒菜,故称之为“炒”酸奶。

当醇厚的酸奶遇上新鲜水果、各式小料,咬在嘴里凉丝丝,嚼起来嘎嘣脆,含一小块在嘴里慢慢融化,既有吃冰的爽意,又有绵密的口感,酸甜爽口超过瘾。

从学校门口到大街小巷,奶酪成为新乡人从小吃到大的童年味道。一杯奶香味十足的奶酪配上一碗酸甜凉爽的朝鲜面,绝对让人回味无穷。

拿上杯子,放一层奶酪,再加入花生、巧克力碎、山楂、葡萄干等小料,接着在配料上再盖一层奶酪。这简单的盛挖动作,制作出了经典的奶酪。细腻绵密的质地,冰爽香甜的口感,是夏天少不了的解暑味道!

雪花酪,源自明朝皇宫秘制冷食,后经御厨传至民间。来自漯河的菊花雪花酪是漯河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卖雪花酪是北方七十二行当之一,小贩们夏天走街串巷叫卖,是漯河独特的民俗风景。

雪花酪制作严格遵循古法,以天然食材如红糖、白砂糖、山楂、红豆沙等为原料,不添加任何人工色素。其凭借独特口味与制作工艺,成为漯河家喻户晓的冷饮,承载着几代漯河人的味蕾记忆与美丽乡愁,也是漯河民俗文化的重要符号。

图源:百姓文化云

在南阳,绿豆凉粉是刻进DNA的夏日符号。正宗的南阳唐河凉粉,只有在唐河县城才能吃到。

关于唐河凉粉有吃货是这么评价的,“夏天热得不能行的时候,喝一碗绿豆凉粉那个爽啊。香糯软滑又清凉,得劲!”

四百多年前唐河民间用碗豆粉、薯干等制作凉粉,由于这些原料制成的凉粉质脆不宜长时间存放,人们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用其他原粮替代豌豆、薯干做成凉粉?

一位师傅在一次试制过程中,发现用绿豆制成凉粉,不仅质软、弹性强,经凉拌、炒制后口感更佳。在唐河县城,从绿豆凉粉的制作到“打凉粉”都很有讲究。打凉粉必须用铜刀,讲究薄刀快打,刀片上下翻飞,不回刀,打得又快又准。

炎炎夏日来一碗绿豆凉粉,健康又美味!

图源:信阳发布

对信阳人来说,没有石凉粉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一到夏天,信阳的马路边、小巷里,又或是日落下的浉河边、正午时的大桥底,都会停靠一辆三轮车,用一块木板写着“石凉粉”三个红色大字。它由石花籽点化而成,是一种类似果冻又不是果冻、类似凉粉又不是凉粉,无色透明、晶莹剔透的食物。

说这石凉粉,无色无味儿,有什么好吃呢?但信阳人爱的就是这口无色无味。

浅底瓷碗中盛上那么一碗透明见底的石凉粉,舀一勺白糖,再洒几滴薄荷水。浅淡的石凉粉中,白糖的绵甜,薄荷的清凉,全都出来了。一碗晶莹剔透的石凉粉,带有薄荷的激爽冰凉又有白糖的甘甜清香,含一块在口中,凉而不冰、甜而不腻的爽净口感从舌尖下到心头。

这个夏天的饮食“凉”方

不妨换个传统味道

炫一口雪花酪、冰汤圆

嗦一勺绿豆凉粉、石凉粉……

每一种味道都是

河南夏天的独家记忆!

你喜欢哪款夏日清凉美食呢,

快在评论区分享吧!

(孟月/文)

来源:顶端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