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央视《经济半小时》将镜头聚焦山东重工旗下潍柴,以深度视角解析这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凭借硬核科技实力与蓬勃创新活力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实践;7月18日,我国首个自主柴油机油D1标准通过央视频向全球发布,作为重要参与者,潍柴现场分享了在D1标准制定中的担当作为,尽显装备制造业领军者的风范。

短短两日之内,两度荣登中央媒体获得瞩目礼赞。这家积淀79载的企业,为何能连续成为国家视野中的焦点?

产业报国:从民族工业火种到全球产业巨擘

潍柴是山东重工旗下核心子公司。79载风雨兼程,潍柴写就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自强史诗。自诞生之日起,“振兴民族工业”的火种便深植血脉,从克服技术封锁的艰难突围,到直面市场浪潮的勇毅搏击,潍柴始终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踏浪而行,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树立起了大国重器、国之引擎的风向标。

借助山东重工的优势资源,潍柴已经构建起横跨动力系统、商用车、农业装备、工程机械、智慧物流、海洋交通装备等多领域的产业矩阵,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根系深扎中国大地,枝叶舒展全球市场。其旗下拥有潍柴动力、陕汽重卡、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德国凯傲、意大利法拉帝、美国德马泰克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年营业总收入超3000亿元。2025中国品牌日上,潍柴动力品牌价值被权威机构评价达830.48亿元,品牌强度高居中国机械设备制造领域榜眼位置。

在动力领域,潍柴发动机产品以“可靠、耐用”口碑驰骋于万千道路;商用车板块,凭借“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推动重卡行业向高端化全速迈进;潍柴雷沃智慧农业更成为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器”,让智能农机在田野间书写大型化、高端化、智能化图景。这份由多元产业协同铸就的雄厚实力,让潍柴稳稳站立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潮头。

潍柴的每一步跨越,都与国家战略的节拍同频共振。在制造强国的蓝图上,潍柴以高端动力和智能装备为笔,勾勒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清晰轨迹——国产重卡装上“潍柴芯”驰骋全球,工程机械搭载“潍柴动力”参与世界级工程,让“中国制造”的标签愈发闪亮。

当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潍柴早已布局在先。新能源电池从试验室走向生产线,走向市场;传统动力持续迭代升级,每一滴燃油的高效燃烧,每一次排放的精准控制,都是对“双碳”战略的生动践行。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潍柴雷沃的智能农机在广袤的土地上耕耘希望,让“科技兴农”的种子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这种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发展智慧,让潍柴的成长之路始终与时代同向而行。

创新破壁:以硬核科技叩响世界之门

“创新是潍柴的生存密码”,这句刻在潍柴所有研发人员的心里,也道出了企业持续领跑的核心逻辑。在研发投入的“马拉松”中,潍柴发动机板块以十年超300亿元的投入强度,在全球同行业中筑起高高的 “创新壁垒”。6000余名全球顶尖研发人才组成的 “智囊团”,分布在潍柴全球多个研发中心,日夜奋战破解一个又一个行业前沿的技术难题。

发动机本体热效率的突破之路,堪称潍柴创新精神的最佳注脚。热效率提升一直是世界级难题,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内燃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为提升那0.1%的热效率,潍柴组建由上百名青年博士、千名工程师的研发攻坚团队,围绕高效燃烧、低阻力和低损耗等方向开展技术研发,最终实现柴油机本体热效率四破世界纪录。从50.23%到53.09%,每一个小数点后的跃升,都是潍柴对“不可能”的强势突围,让中国柴油机技术站上世界之巅。这一突破,不仅大幅降低燃油消耗,更减少大量碳排放,为全球节能减排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大缸径发动机涉及精密铸造、高效燃烧等核心技术,附加值极高,单价高达数百万元,这与传统发动机并不同轨,长期以来全球份额被外企垄断,也是我国的产业短板。潍柴大缸径发动机凭借超强自主创新技术实力,不仅打破海外品牌长期垄断格局,更以2024年62.2%的海外销量占比,“抢滩”排放法规严苛的欧美高端市场,在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一席之地。

发挥山东重工集团协同优势,潍柴在工程机械液压动力总成、CVT动力总成等“卡脖子”技术攻克上不断实现新突破。以工程机械液压动力总成为例,其技术复杂、精度要求极高,研发团队耗时数年,攻克了液压泵、液压马达等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品牌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让中国工程机械有了“强劲心脏”,如同为产业链装上“强筋健骨”。

新能源赛道上,潍柴同样多点突破。自2010年起,潍柴聚焦国内外新能源前沿技术,全面布局新能源动力系统开启全面布局。通过“核心部件自主+生态伙伴协同”的模式,潍柴将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池技术深度融合,在新能源重卡、轻卡、客车等领域快速形成100余款电池产品、30余款电机产品的产品矩阵。针对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研发,团队通过优化催化剂配方、改进电堆结构等方式提升性能和稳定性,如今已牢牢掌握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以“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为舞台,担当起行业“链主”角色,服务氢能行业,推动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深厚的技术创新积淀,转化为了强大的市场统治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跃升。目前,潍柴发动机全球保有量突破650万台,其中海外保有量超过120万台。其重型动力系统销量全球第一,能源电力系统、中速船舶动力销量位居全球前三甲。能源电力和船舶动力已成为潍柴驰骋海外市场的两大强劲引擎。而潍柴拥有的每一项创新成果都是叩响世界舞台的“金钥匙”,更是科技创新实力的最佳证明。

实绩说话:用增长曲线诠释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潍柴发展答卷上的上扬曲线格外亮眼。国内市场上,潍柴以重卡动力38.7%的国内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燃气重卡动力份额超60%,500马力以上牵引车动力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今年一季度,潍柴柴油机销量突破20万台,冠军地位稳固。这些数据如同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印证了客户对潍柴的深度信赖,而高端产品占比的加速攀升,更彰显出潍柴“向新而行”的强劲势头。

全球市场的版图上,潍柴正以“硬科技+软服务”的组合拳开疆拓土。2024年,潍柴数据中心发电产品出口收入激增近6倍,2025年1-5月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W-TCO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的全球推广,更标志着潍柴从“卖产品”向“造生态”的华丽转身,致力于为客户与渠道商打造双赢通道,释放更大产业链价值释。

数智化转型的浪潮中,潍柴全新一代发动机数字化产业园以100%的加工自动化率、80%的装配自动化率,成为“黑灯工厂”中国范本。通过构建“业务场景+人工智能”的融合模式,潍柴打造AI赋能平台,借助智能网联、AI大模型等新技术,产品研发周期缩短20%,运营成本降低35%。当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潍柴正以“数智基因”重塑制造业的未来图景。

今年年初,潍柴动力数据驱动的高端发动机智能工厂入选中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并荣获“数字领航企业”称号;6月份,该智能工厂又成功入选中国第二批76个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名单。两项殊荣的相继落定,让潍柴这家传统动力引领者向数智化巅峰进军的战略图谱“跃然纸上”。

从央视镜头里的荣耀瞬间,到全球市场上的稳健前行,潍柴的每一次被关注都是实力与担当的必然。当创新基因融入血脉,当国家战略嵌入发展坐标,这家有着近80年厚重积淀的企业,正以打造“六个重工”为使命,以“新质”发展为引擎,不断输出前进动力,驱动自身及整个装备制造产业链实现新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