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刘虎 摄影报道
“走了,上课了。”4月17日上午8点50分,四川遂宁射洪市瞿河镇葫芦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随着镇党委书记谌婷的一声吆喝,155位“新农人”陆续走向服务中心三楼的课堂。
他们中间,有已经成熟的带货达人牛心村娇娇,也有新手小白赵才富。上至七旬老太,下到90后返乡青年,都是本次“封面传媒·新农人”赋能提升培训班的学员。

作为封面传媒在地方举办的首个“新农人”培训班,到底有什么优势,吸引到大家踊跃报名参训?

牛心村娇娇来了:
带货达人补齐短视频拍摄短板
上午9点,走进课堂,一身绿色衣服的牛心村娇娇立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娇娇名叫税娇,是去年封面新闻蹲点瞿河镇牛心村看变化系列稿件的主角之一。
2023年8月,瞿河镇举办首届“新农人”培训班,税娇就是学员之一。去年记者采访税娇时,税娇已经是一位较为成熟的带货主播,从春熙路“化妆师”变身而来,税娇的成长有目共睹,名气也在十里八乡传开。

税娇告诉记者,在最近半年的成长中,她也遭遇了“阵痛”,特别是在带货中“急于求成”效果不佳,另外还有短视频拍摄剪辑不过关的难题。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跟别的带货达人共同为射洪的五斗米烧椒酱直播,别人轻松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成绩,我就不行。”税娇回忆,为了多卖货,于是后来的每场直播,不管是跟粉丝聊什么,她都把产品挂上“购物车”。
这样“急于求成”的方式适得其反,不仅没有卖出货,反而让粉丝觉得反感。察觉到不对劲的税娇,立即调整了方式,除了带货专场,绝不在直播间挂上“购物车”,只是单纯与粉丝聊聊农村生活、分享特色美食和产品。
“当时考虑的是自己就是本土人,卖货并不是唯一目的,如何把家乡宣传出去才是第一位。”税娇告诉记者,为此她也改变了心态和方式,近期做了两场乡镇市集“代购”直播,带着粉丝“云”逛市场,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此外,税娇也不断探索短视频的拍摄和制作,她记得,有一期拍摄了农民父亲的日常,观看量上万。发现“新赛道”的税娇,也察觉到自己在短视频拍摄制作上的短板。心态不对自己可以调整,视频拍摄制作上的短板,就需要更深入地学习和操作。此前,她自己也在网上学习过,但效果不佳。
前几天,税娇听说了“封面传媒·新农人”赋能提升培训班将在家乡瞿河镇举办,她赶紧报了名。
“我看了一下课程表,有很多专业视频记者和运营老师的课,非常适合我。”税娇表示,她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将家乡宣传得更好。


才富来了:
90后小伙要勇闯新媒体赛道
才富是谁?才富全名赵才富,是一位90后小伙。与成熟的带货主播税娇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他甚至还没有自己的直播账号。
这样的现状,并没有让赵才富觉得尴尬,他觉得自己搞新媒体带货直播,有独特的优势。赵才富虽然是90后,却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18年。他认为自己学历不高,但是经历很丰富,有许多谈资可以跟粉丝分享。
18年来,赵才富干过房地产销售、跑过网约车、卖过家用电器,还干过旅游行业。目前,他走街串巷卖皮鞋。
去年,赵才富生了一场小病,从成都回到了家乡射洪市。看到自己的表哥做带货主播,效益很不错,于是萌生了去帮家乡带货、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想法。
要换到一条陌生的赛道,赵才富是有压力的。两个儿子的教育,家庭的生活可能都会受到影响。最让他担心的,或许是初期收入下降的问题。
好在有家里人的支持和“换种活法”的思维支撑,赵才富下定决心要闯一闯。表哥给他分享了许多经验,但赵才富觉得还需要系统地学习。当下,他除了刷短视频外,对平台、对技术、对内容都一窍不通。
此前,听闻离家40多公里远的瞿河镇要举办新农人培训班,他赶紧报了名。4月17日一早,他就开着车来到学习现场。
赵才富认为,他所在的潼射镇,有特色的红薯粉丝,质量优良,却没有规模化的生产企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乡亲们把产品销售出去,把家乡宣传出去,如果特色产品形成了规模,那就十分有意义。自己赚钱,倒是其次。


赋能“新农人”:
为期8天培训干货满满
4月17日下午,税娇最期待的短视频拍摄剪辑课程正式开始,来自封面传媒的两位资深记者,与在场的各位学员分享了短视频平台特色、短视频拍摄、短视频剪辑制作、内容选题建议等。

课间,税娇与同学们交流热烈,老师的教授,让大家获益匪浅。
“培训很接地气,确实学到了很多实操知识,特别是短视频拍摄制作的各种技巧,是大家都急需掌握的。”一名参训学员表示,接下来希望把今天学到的技巧用到实际的拍摄中去,做出“爆款”视频。

记者梳理发现,本次“封面传媒·新农人”赋能提升培训班自4月17日开班后,将持续4周,每周四、周六进行授课或者实践操作。授课教师均为资深记者、专业讲师以及高校教授。课程除了短视频相关,还有直播、网络安全、数字营销、AI运用、“三农”等勇闯新媒体赛道的“新农人”的必备知识,可谓干货满满。
射洪市瞿河镇及周边,按照市委组织部对于“新农人”培养的定位,主要是新媒体赛道的“新农人”培养。从2023年8月首场“新农人”培训开始,瞿河镇已经孵化出税娇、成曦等不错的小达人,但更多的“新农人”还需要再学习再提升。而本次培训的主题,就是对“新农人”赋能,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争取更多达人涌现而出。
开班仪式上,射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琼琼介绍,去年,射洪市入选全省首批人才入乡“新农人”试点单位。聚焦“引得来、留得下、干得好”等问题,射洪市出台了“新农人”实施方案,出台十路新农人分类标准,整合财政、金融、土地等资源向“新农人”倾斜。射洪“新农人”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
截至目前,射洪市新农人人才库已登记入库3872人。
还有一组数据,折射出射洪市对于“新农人”培养的力度和决心。2024年,射洪市为“新农人”发放担保贷款、各类补助资金4.7亿元;重点实施“三个优先”政策。即优先发展入党,优先培养使用。目前,全市122名新农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占比43%。352名纳入村书记后备人才库,28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
“力争明年换届时,新农人在村党组织负责人中占比突破60%。”张琼琼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