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重点词汇
【1】回:返回。旧读huái。
【2】鬓:脸颊上的毛发。
【3】衰:鬓发稀疏变白。旧读cuī。
诗歌大意
年轻时候离开家乡,垂垂老矣回到家乡。
嘴头上还能说老家话,耳朵边已经长白头发。
孩子们都不认识我,笑嘻嘻地问:“您是哪来的呀?”
诗词精讲
贺知章36岁离家科考,85岁因病辞官回乡,相隔近50年,自然物是人非,变化极大,贺知章十分感慨,所以写下这首诗。
现代人异地工作十分常见,但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让出行变得很方便,很少有人连续多年不能回家看看。,除非他不想回去。但古代就不同了。先不说他们没有周末,一个月只能休三天;只说距离,动辄上千公里的路途,回去一趟少说得一两个月。古人思乡情切是可以理解的。
“相”是“相互、彼此”的意思,于是有人就把“儿童相见不相识”理解为“我与儿童互相看见,但彼此都不认识”,这是主次不分,这里是站在作者的视角,强调儿童看到但不认识作者。
这首诗念起来不顺口,为什么?是因为一些字古今读音不同,比如“回”古音读作“huái”。此外,本诗中,衰属于“四支”韵部,古音读作“cuī”,与另外两个韵脚不同,犯了“出韵”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