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0年前的中国,物资匮乏,很多的日常生活用品都要靠进口才能满足需求,那时的这些产品深入到了农村的各个角落里面,现在是爷爷奶奶辈的人都有见过,用过,本期为朋友们分享12种洋物件,不知道有多少人见过,认识几种?满满的回忆。
第一种:洋火
洋火,即现在我们称的火柴。因其为国外进口而来,所以称为洋火。

说起洋火,90后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是什么,但是上了50岁以上的人都是见过的,也用过,他们听到这个名字也知道叫的是什么。
那个时候,就连这小小的火柴都要依靠进口,可见其生产能力有多弱,而如今,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农村都是靠烧柴来取火煮饭做菜,取暖,火柴就是作为一种引火的工具,在更古老的时候,依靠的是钻木取火。
第二种:洋钉
洋钉,看名字不看物件,可能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说的是啥东西。

其实它就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时常用到的钉子,也是因其来源遥远的国外,而称其为洋钉。
钉子在生活当中的用处可大了,以前的木房子上面,都不知道会打多少的钉子,这样方便挂东西。而今的楼房,钉子是打不上了。但是在建筑上面使用非常的多。做木工的都懂。
第三种:洋盆
以前铁叫洋铁,而这种用铁制成的盆也被叫成是洋盆了。在我小的时候,就是一直说洋盆的。

其实这种盆并不是外来的,它是我国自己制作的,只是老人们习惯了这种叫法,叫做洋盆。
这就是一种搪瓷盆,在70-80年代比较流行的。你用过吗?
第四种:洋桶
它就是一种水桶,用铁皮或者是铝皮制作而成的桶。叫做洋桶。

80年代盛行,农村用来挑水的工具。那时候的农村都是喝井水的,要靠肩膀去井里挑回来,这种桶轻便,只有几斤,而那时用的木制水桶一担至少有30斤,再加上水就更加的重了。因此这种洋桶很受欢迎。
第五种:洋葱
这种蔬菜,现在还都是这个叫法,洋葱。是一种与我们本地的香葱不一样的葱,它个头大,一个都有一斤多。

它就是一种外来物种,在本地种植而成的。
第六种:洋油
洋油说的就是煤油,多少人还记得煤油呢?
在80年代以前,农村家里面,晚上用来照明的一种工具,用一个瓶子,里面装一个灯芯,加些煤油,然后点亮灯芯。就会发出灯光。不过那灯光很昏暗,比我们现在点的蜡烛灯光都要暗。

7080后的农村孩子们,平时读书写作业都是在这种煤油灯下完成的。

而且那时煤油并不是想买就能买得到的,要凭票才能买得到,家里有多少人,就分多少的票,然后拿着这种煤油票去供销社买。
第七种:洋蜡
洋腊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蜡烛了,在以前没有通电的农村,家里除了有煤油外,同时也会备上一些蜡烛。

就是在90年代后,农村基本上都通电了,但是电极不稳定,时不时就会停电,家里也会备上这种蜡烛,以备不时之需。
第八种:洋芋
平时大家吃的土豆,薯片,就是用这种洋芋制作而成的。
只不过称呼它为洋芋,在你的家乡,还有多少人叫土豆为洋芋呢?

在小吴的家乡湖南新化农村,还有很多人这样吃。
第九种:洋锹
洋锹,现在大部分的人都叫它为铁锹了吧。只有少部分的老人家会叫洋锹。

它就是我们农村人经常用来干农活的一种工具,一种铁制的工具,所以叫它洋锹,因为铁都是叫洋铁吗?
第十种:洋娃娃
洋娃娃,现在还有一些小孩子都这样叫,看到那些黄色头发或者是棕色头发,反正不是黑色头发的娃娃玩具,就叫做洋娃娃了。

你是不是也这样叫呢?
第十一种:洋房
现在我们去买房的时候,时常听到人说洋房,这里说的洋房就是指那种豪华的房子,盖得漂亮,装修豪华,美式或者是欧式风格的房子和别墅都被称为了洋房了。

你家的洋房有几层呢?现在农村这种洋房也是越来越多了。
第十二种是洋姜
类似于生姜的一种蔬菜,它是外来物品,妥妥的洋玩意,它的地下根茎长得像生姜,因此称为洋姜。

这种洋姜在80年代的农村种植得非常的多的,它对土壤要求不高,繁殖快,无什么病虫害,产量也高,深受人们的喜爱。有人还专门种植来喂猪。
现在的农村,是越来越少了,这种洋姜,直接炒来不怎么好吃,腌酸吃比较好,有的地方的人嫌麻烦,因此不种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