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增强数字化经营服务能力。恒丰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抓手,执好数字驱动、科技创新和敏捷转型“三支笔”,构建起覆盖产业、民生、运营等的全方位数字金融体系,力争在助力建设金融强国的征程中书写“高分卷”。
数字赋能实体经济 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与产业创新息息相关。恒丰银行紧紧围绕“制造强国”“‘双碳’目标”等战略要求,构建多层次产业金融服务体系,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重要产业链,开发具备场景渗透力与生态粘合力的数字化产品,为产业创新注入新动能。
供应链金融是完善产业链生态的金融服务创新。恒丰银行积极开展产品创新,打造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品牌“恒融E”,搭建包括恒银E链、网络应收贷、网络预付贷、池融易、货融易等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为产业链客户提供高效、敏捷的融资服务。目前“恒融E”累计放款超200亿元,服务供应链客户5000余户,贷款和客群规模连续两年增速均超50%。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正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也为企业提供了“轻资产”融资的新思路。恒丰银行紧跟数据要素市场政策趋势,加快推动数据资产融资业务落地,成功向国内卫星应用领域龙头企业、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等发放数据资产质押贷款,有效盘活企业数据资产,也为国内数据资产的金融化应用提供了成功范例。
科技重塑客户体验 打造有温度的新服务
恒丰银行以用户体验和价值实现为靶向,对自身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质效,用新技术、新理念打造新服务模式,提供用心服务体验。
开户时间长、录入信息多、开户前调查多次返工是银行客户经理的愁点,更是客户的痛点。为解决这一难题,恒丰银行依托内部数字化协作平台,上线智慧尽调系统,打造北斗定位、生物识别等7个技术底座,覆盖19种开户尽调场景,通过实时沟通、在线协作,将开户尽调效率提高50%。同时持续优化柜面对公开户流程,搭建开户前预审系统,引入RPA技术,将开户时间压缩到30~60分钟,效率提升60%以上,切实增强了客户服务体验。
电子银行业务是银行数字化能力的直观体现。恒丰银行以客户体验为核心,搭建起“客户调研-产品设计-科技研发”三层循环机制,打通门户建设、安全认证、流程优化等关键环节,提升电子银行的安全性、便捷性和易用性。
如今,恒丰银行手机银行已迭代优化至6.0版本,并发布鸿蒙版本,智能、便捷、安全的服务体验持续增强。数字场景不断丰富,引入10项银联生活场景,填补了非金融服务空白。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业务落地,支持无网无电支付,用户手机在断网、亮屏、熄屏、无电关机情况下,“碰一碰”就能付款。
顶层设计驱动敏捷转型 构建数字化经营新生态
2024年,恒丰银行推出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15条举措,明确打造企业级系统自控基础支撑、数据自驱动力、数字化能力、一体化业务变革、对内对外服务自助、治理自愈生态“六大体系”,全方位覆盖数字金融发展关键领域,为全行经营管理与业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石油”,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恒丰银行深入开展企业级数据治理,确立职责分工“六方确权”原则,统一数据问题整改“六步工艺”,聚焦EAST、反洗钱、对公客户信息、管理视图、一表通等五大重点领域,推进核心数据质量提升。以典型数据产品为切入口,构建“数资六步”入表全流程,在同业率先实现数据资产入表,估值与入表实践获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三等奖。
人工智能正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恒丰银行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以智能技术推动流程自动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打造绿色信贷智能识别系统,开展绿色定量定性分析,对合乎规则的贷款打上绿色标识、自动生成绿色报告,让绿色信贷服务更精准高效。加快推动智能风控平台建设,用数字技术建立客户风险全景视图、智能化风控模型与策略,健全信贷全流程自动化风险控制机制,实现风险智能化识别、评估、监测与预警。
未来,恒丰银行将以建设一流数字化敏捷银行为目标,主动融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持续释放数据要素动能,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加强业务与科技融合,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数智活水”,谱写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大众新闻记者 王新蕾 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