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烟台市抗癌协会组织烟台毓璜顶医院、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烟台市中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70医院、烟台业达医院、烟台芝罘医院与肿瘤相关的科室主任级专家联合烟台市疾控中心、芝罘区疾控中心,在芝罘区新都汇举行大型义诊。
全市居民死因排序,肿瘤已降至第二位
“自开展肿瘤登记报告工作以来,全市疾控中心一直在建立和完善肿瘤防治体系。目前,在全市居民死因排序中,肿瘤已下降至第二位。”烟台市疾控中心慢病科副主任医师于绍轶表示,2023年,烟台市主要恶性肿瘤发病例数顺位前五位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甲状腺癌和肝癌。
烟台市抗癌协会秘书长、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肿瘤内科大科主任周冬梅告诉记者,早查早诊早治是防癌、抗癌的关键。“癌症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我们每年都在大力宣教,引导大众,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她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个人做起,癌症发病率会明显下降。
对于高危人群,更要重视早期筛查。“有肿瘤家族遗传史、从事职业有相关危害,还有患有乙肝的患者,必须加强对身体的管理程度。”周冬梅表示,这类人群要坚持每年一次体检,才能达到早筛的目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烟台市胃肠癌发病率较高,周冬梅表示,45岁以上人群必须要做胃肠镜检查,如果胃肠镜显示没有问题,起码5年内无需再做,一旦出现萎缩性胃炎、息肉等问题,则要每1-2年进行一次复查。
主任级专家“上街”面对面义诊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市民基本是“问了个遍”,他们希望“这种多医院多学科的义诊,每年多来几次”。
世回尧街道居民王女士从义诊现场最西头的第970医院一路向东,从军医到中医,从外科到内科,问诊了所有医院的肿瘤专家,所有医生都给出了让她到医院进一步复查的建议。“我去年年底查体时发现有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甲状腺评级是4A,乳腺结节评级是4B,子宫肌瘤是多发的。如果去医院的话,就要挂3个科室的号,就一直拖着,今天碰上这么多专家,都让我去医院,这下真的不敢拖了。”
这次义诊,烟台山医院派出了20多人的专家团队,肿瘤内科、肛肠外科、胃肠外科、乳腺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放疗科等与肿瘤相关的科室专家全部出动,周冬梅告诉记者:“今天来义诊的市民,大部分还是咨询为主,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增强大众对肿瘤疾病的重视程度。”
一上午的时间,市民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具体的病症,如萎缩性胃炎、肠道有息肉,要怎么干预,还有很多市民关注肺部结节。“90-95%的肺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是患者一定要注意随访,观察结节的形态和大小变化,肺结节分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和实性结节,最好是拿着体检报告,到专业的正规医院去确认。”周冬梅说。YMG全媒体记者 林媛 通讯员 栾秀玲 潘晶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杨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