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绿色中国】

绿色中国北京4月19日电(融媒体记者王祎、金韬)4月18日,野生救援、商道纵横在北京彼落公园共同发布《公众气候行动手册》3.0版,来自政府、高校、NGO、企业和媒体的40多位代表参加了发布会。《公众气候行动手册》3.0版旨在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塑行动的关联,推动消费者和企业携手减少塑料全生命周期产生的碳排放,助力“双碳”目标。

2024年11月发布的《全球碳预算》报告(Global Carbon Budget)指出,2024年全球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416亿吨,比2023年增长2%,若排放量继续保持此水平,将于六年内耗尽全球平均温升限制在 1.5℃的剩余碳预算。塑料是化石燃料制品,2023年其生产、使用和废弃物处理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占全球排放量的5%。塑料产业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工业温室气体排放源。国际环境法中心(CIEL)预计,到2050年塑料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超过560亿吨,占全球剩余碳预算总量的10-13%。

在“获取-制造-废弃”的线性经济模式下,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中约有80%成为废物被丢弃,其中只有9.5%得到回收利用,1.5%能够被多次回收利用。因此,将循环经济纳入气候行动,是有效地从源头减少塑料废弃物的产生、重塑塑料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之一。《公众气候行动手册》3.0版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费伟良在主旨发言中介绍:“每生产制造1吨再生聚酯,对比原生聚酯减排二氧化碳2.11吨,相当于节约标煤0.81吨,汽油0.69吨,石油0.7吨,种树422棵。”

野生救援和商道纵横共同推出《公众气候行动手册》3.0版,通过聚焦消费者和企业的关系,采用沉浸、真实和碎片化的生活“零“感手帐形式,以全新视角构建消费过程中的气候行动图景,为消费者和企业携手减少塑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解决方案。《公众气候行动手册》3.0版分为面向消费者的A册和面向企业的B册。A册采用“手帐”形式,为消费者提供购物、餐饮、闲置物品处理等生活场景下的3R(Reduce减量,Replace替代,Recycle循环)行动指南,帮助消费者克服气候行动中的阻力点;B册为企业提供可实践的循环经济转型建议,助力企业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减少资源浪费、提供便捷的回收服务等方式,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时提升可持续竞争力。

野生救援以“借传播来保护(Conservation Through Communication)”为核心工作方法,近年来持续通过传播加强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理解与关注,激励气候行动并促进消费端减排。

△野生救援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余冲

野生救援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余冲表示:“《公众气候行动手册》作为一本持续邀请公众共创、不断迭代的手册,是我们基于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气候叙事,就如何激励公众和消费端有效参与气候行动交出的一份答卷。过去三年,《公众气候行动手册》1.0与2.0版本已经累计影响800多万人(次)参与或提交了个性化的、创新性的气候行动。我们期待3.0版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气候行动和减塑行动的关联,以及循环经济这一解题的钥匙,继续激励个人和企业在气候行动领域的探索。”

《公众气候行动手册》3.0版的传播得到了野生救援公益大使吴磊的支持,他在手册宣传视频中提到:“被收录在《公众气候行动手册3.0》中的各种奇思妙想既能减少塑料污染,也能助力双碳目标,给我们的气候行动提供了更多灵感。期待越来越多人能通过翻阅这本手册,书写自己的气候行动。”

△商道纵横副总经理、合伙人郎华

《公众气候行动手册》3.0版为企业采纳循环经济解决方案提供了普适性框架,未来企业在重构产品服务模式过程中可基于行业特性与自身规模对策略进行动态调整,进一步优化循环经济原则在企业差异化转型中的适配方案。商道纵横副总经理、合伙人郎华表示:“《公众气候行动手册》3.0版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聚焦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互动的关系,以推动建立供需两端的合力来促进全价值链的低碳发展。尤其是面向企业的B册,为企业赋能低碳消费行为、促进循环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关一松

循环经济模式在降低生产和消费端碳排放方面潜力巨大。根据2020年皮尤慈善基金会和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等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报告,若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与实施循环经济措施,到2040年有潜力减少25%的温室气体排放,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可减少80%。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关一松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很高兴参与手册的共创,贡献在循环经济领域的专业见解。应对气候危机,不能只靠减排,还要用循环经济理念重塑我们创造与使用产品的方式。我们希望这本手册能成为连接企业与公众、推动共同参与气候行动的重要桥梁。”

△万科公益基金会气候变化战略顾问乔峰发言

万科公益基金会自2023年起持续支持《公众气候行动手册》的撰写和发布。万科公益基金会气候变化战略顾问乔峰博士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基金会在调动公众参与低碳绿色生活上的实践,包括连续8年联合举办“零废弃日”活动、在深圳梅沙街道探索近零碳社区等。乔峰博士在发言中表示:“零废弃不是不产生垃圾,而是让每一份资源都‘负责任的旅行’。”

《公众气候行动手册》3.0版发布会还开展了“当Z世代拒绝被代表:气候行动如何更接地气”“从消费出发的气候行动:建立消费者与企业的沟通桥梁”两场圆桌讨论。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气候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繁旭,盎然气候行动研究院执行主任、自然之友理事李雁,GreenLens项目总监佘依爽,策展人、“艺术社区+环保议题”实践者于歌,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项目经理贾柊楠,迪卡侬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沟通负责人夏艳宏,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监俞建雷,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辑丛刚。

△野生救援资深项目官员韦毅

野生救援资深项目官员韦毅在发布会上介绍,《公众气候行动手册》3.0版将在4·22世界地球日、六五环境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等多个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推广。

《公众气候行动手册》3.0版的撰写和发布得到了万科公益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欧莱雅、保乐力加、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感谢本次发布会的独家战略媒体合作伙伴每日经济新闻、独家社会化公益传播平台微公益,地球一援气候行动共创伙伴迪卡侬、Discovery探索频道等企业为《公众气候行动手册》3.0版的传播提供的支持与帮助。

本文来自【绿色中国】,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